9月读书随记

一些零碎感想。


1.《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 陈黎,张芬龄 译

好诗。我差点给每一首诗都添了书签,令人喜欢的篇目也太多了。继卡佛之后又一个对我胃口的诗人,不但值得补完全集,更值得拿来重温。


附一首辛波斯卡的《可能》:


事情本来会发生。

事情一定会发生。 

事情发生得早了些。晚了些。

近了些。远了些。

事情没有发生在你身上。


你幸存,因为你是第一个。

你幸存,因为你是最后一个。

因为你独自一人。因为有很多人。

因为你左转。因为你右转。

因为下雨。因为阴影笼罩。

因为阳光普照。


幸好有座树林。

幸好没有树。

幸好有条铁道,有个挂钩,有根横梁,有座矮树丛,

有个框架,有个弯道,有一毫米,有一秒钟。

幸好有根稻草漂浮水面。


多亏,因为,然而,尽管。

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不是一只手,一只脚,

一步之隔,一发之差,

凑巧刚好。


所以你在这儿?千钧一发后余悸犹存?

网子上有个小孔,你自中间穿过?

我惊异不已,说不出话来。

你听,

你的心在我体内跳得多快呀。


2.《道连·葛雷的画像》[英]奥斯卡·王尔德 / 荣如德 译

这书的序言我看过数版翻译,正文却一直没有好好看过。但无论如何,王尔德的自序不可错过,我认为这是本书的精华之一。

“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艺术家如在伦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谅的矫揉造作。”

“艺术家从来没有病态的。艺术家可以表现一切。”

“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

这本书的故事梗概流传得很广(因其戏剧化,也因其仿佛寓言的展开),但其细节却无法被概说。有些他人的“总结”试图以道德和劝善的方式来解读这个故事,但它并非如此。

书中人物的观点与常人的逻辑相悖,很多时候,它有种不道德的性质,令人产生一种直觉的反感。不过,它又的确有着自身的美学逻辑。亨利的无数长篇大论中饱含着巨大的欲念和强烈的自我,甚至轻易跨过了世人思想的条条框框。而道连是他这一理论的践行者。

譬如书中的一个节点:西碧儿之死。亨利与道连的谈话相当的有意思,他们沉醉于悲剧的浪漫中。道连曾真切地为西碧儿伤心哭泣,但他欣赏起了她的死之美,并再无道德或愧疚的压力。西碧儿自身已无关紧要,她在这儿更像是道连生命舞台中的一个物件/摆设/演员,向他展示一个戏剧性的时刻。

(道连的逻辑真是有趣,西碧儿愚蠢,但她是受了道连的刺激自尽的,而在道连的视角里,却是“西碧儿用自己的生命作牺牲,已把一切都抵偿了。他再也不必去想那可怕的一个晚上在剧场里西碧儿使他受到的痛苦”。西碧儿自身的痛苦无关紧要,她演绎的形象和带来的美感,她用美来弥补道连自己受到的伤害才是关键)

而道连则彻底走上了另一条路:

“生活本身以及他自己对生活无限的好奇心已代他做了决定。永不憔悴的青春、无法满足的欲望、神秘奥妙的享受、如醉如狂的快乐和更加疯狂的堕落——一切都将为他所有。而他的耻辱的重荷将由肖像承担:就这么着了。”

这无论如何都是“恶”的征兆——尤其是当道连吸引其他年轻人,却又间接令他们放纵、破产、自杀之后;在道连杀死朋友,又利用他人来毁尸灭迹之后;在道连避开死者兄长的追击,却目睹了对方的死亡,安心度日之后。

但道连之死并不是上面那一串行为的“报应”,不是天谴,不是道德寓言,作者也没有否定他的那一套美学逻辑——西碧儿没有作为一个凡俗的女演员死去,她死在心碎中。这之中难道没有一丝美感存在吗?

“生活中真正的悲剧往往以毫无美感可言的形式出现,这些悲剧一味凶猛狂暴,绝对不合逻辑,无谓到荒唐的程度,而且完全不讲章法,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它们给我们的感受无异于一切鄙俗的事物。它们给我们的印象只是赤裸裸的暴力,于是我们起来反抗。不过,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具有美感因素的悲剧。如果这种美的因素货真价实,整个事情就会引起我们欣赏戏剧效果的兴趣。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一出戏的演员,而是观众。或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我们开始观察自己,单是这一奇观本身就能叫我们着迷。”(亨利)

在这里,庸俗才是最为不可饶恕的罪过。道连永远追求新鲜的美丽,无论是音乐、宝石,还是香油。衰朽和腐臭追逐在他的身后,而他带着青春的面孔,永远逃避着时间的猎捕,这种关系非常动人。

我的理解到底还是肤浅的,想要更深的了解大概就只有借助这方面的论文了。不过阅读的感受确实不错。在美之中感到恶心,在恶心之中感到美,不快感和新鲜感合在一起,加上王尔德流利的文笔,可以说这仍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3.《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美]保罗·奥斯特 / 陈安 译

没什么特别的小说。虽然不坏,但也不是什么值得重温的作品。比较有趣的是中间《食饮之夜》一节,突然换成剧本的形式来写作,有意思。

本书中最有冲击力,感情最激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这一段:

“拉弗斯走进办公室时,哈里从桌边站起来,开始号啕大哭。此时他说不出话来,造不出一句连贯的句子,从他喉咙里冲出来的声音那么可怕,拉弗斯说,那么惨痛,他吓坏了。德莱尔和杜鲁姆贝尔此刻还在下楼的楼梯上,哈里顾不上同进来的拉弗斯照面儿,从桌后冲出去,前去追赶他们。拉弗斯跟在后面——缓慢地,小心翼翼地,由于恐怖,他几乎挪不开脚步了。当他走到楼梯底下时,德莱尔和杜鲁姆贝尔已经离开书店。哈里猛拉前门——仍在号哭,仍在追逐。一辆黄颜色的出租汽车正停在街边,马达和计程器都开着,这两人爬进后座,结果哈里没能拽住他们。他向离去的出租车挥舞着拳头,停顿片刻后发出了两声尖叫:‘凶手!凶手!’然后,完全疯了一般,沿着第七大道往前冲去,腿脚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冲撞着行人,趔趄着,跌倒了,爬起来,直到下一个街角,不见出租车踪影了,才停下脚步。”

为这一段,这本书还是得记一笔。


4.《夜叉池》[日]泉镜花 / 潘明欣,肖莉 译

很短的剧本,故事也十分简单,文笔挺美。不过,情节的转折之快,还有对村人的描写,他们的动机,总让我有种“果然是日式作品”的感觉……

令人在意的是“夜叉池的白雪姬”和村中有过的姑娘“白雪”之间的联系,我不认为这是偶然,虽然只是短短一句,但这个小细节可以说令故事的层次提高了不少。

结尾部分非常有画面感,妖怪们,白雪,还有钟和水。哄闹过后短短数段内便回到寂静中,如此的结尾有种幽玄之美。


5.《水泥花园》[英]伊恩·麦克尤恩 / 冯涛 译

好书。明明不长,却让人感觉非常细腻。文笔很好,一路没有冗余的白描,干脆洗练,感染力又很强。这很难得。剧情梗概根本无法再现正文营造的浸入感。同时(超出我的眼界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可引申到社会层面的解读——这里姑且不谈。

真要说起来,书中发生过什么大事呢?水泥花园和父亲的死亡(只是个引子),母亲的死亡(一个转折),地下室里的水泥柜子(张力核心),男友的介入(外人)。其它时候,都是一些琐事的积累,一件连着一件,甚至很难单独摘出来。几个青少年在没有父母的房子里一切如常地过日子,而读者则能感到其中的异常。故事在微妙的紧绷感中行进。没有大人的主导,社会的理性和秩序在此让位给生活的本能。姐弟之间的感情复杂,即使有所争吵,但“姐弟彼此”和“外部世界”是泾渭分明的两方势力。没有什么能插入他们之间的联系,这联系远比一般家庭的兄弟姐妹还要紧密。他们手牵着手,将世界孤立在外,直到终结的一刻。美妙的结尾!现状破裂,改变,他们依偎在一起,情节与情感都达到了高潮,而后落幕。

“我们谈着她的病,谈着我们把她抬下楼梯时的样子,还有汤姆想爬到床上跟她躺在一起的情形。我提醒姐妹俩那天只有我们在家时进行的枕头大战,苏和朱莉竟然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想起汤姆出生前在乡间度的一个假,我们谈论着妈会怎么看德里克,我们一致同意她肯定会让他卷铺盖走人的。我们并不难过,我们很兴奋而且充满敬畏。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其中有人叫一声“嘘!”我们谈着在妈床边搞的那个生日派对,还有朱莉的徒手倒立。我们嚷着让她再来一个,她把衣服踢到一边,干净利落地头朝下来了个倒立。她黝黑的棕色四肢几乎动都不动,她做完之后苏和我都轻轻鼓掌祝贺。两三辆车在外头停下,砰砰的关门声以及几个人匆忙走上我们家门前小路的声音把汤姆吵醒了。透过窗帘的缝隙,一道转动的蓝光旋转地打在墙上。汤姆坐起身盯着那束光,眨着眼睛。我们挤到婴儿床边,朱莉弯下腰吻了吻他。

‘好了!’她说,‘睡得不是很好嘛。’”


6.《激情燃烧的岁月》石钟山 著

当年大热电视剧的原著小说,因为耳熟就记着了。没看过电视剧,我猜应该改编了不少,毕竟原作如果不经过整合会显得很零碎。

总之这本书由四个篇章组成。我原以为第一篇故事是总括,先写完人的一生,后续的故事再来补充其中的枝枝桠桠,但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了——除去最后一篇《幸福像花儿一样》与前面完全不相干外(顺带一提,我认为这篇质量一般),前三个篇章更像是平行世界,每一个故事的人物(除石光荣外)都有不同,人物关系和结局也有不同。这就有点意思。

在刚开始阅读时我感觉并不愉快,又怕它是那种主旋律式的文学,为抬高主角而把他的一切都正当化,那可太让人失望了。好在没有落俗,“父亲”与“母亲”最终成了生活在一起却又永远有隔阂的两人,并不会为对方改变自己。作者并不鼓吹主角的正确性,这就行了。而在后文中对家庭成员的塑造和对人性的描写,还是不错的。

“不管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他们一律热情又谦恭地和母亲打着招呼,年龄大一些的称母亲为嫂子,年轻的则称阿姨。这时的母亲,表情是晴朗的,神态是慈祥的。她一边应答着一声声问候,一边款款地向前走去。母亲每天出门,买不买菜都无关紧要,但走出家门享受一声声问候是少不了的。她走出大门时,门卫总要向她敬礼,进门的时候自然也一样。在守备区里,母亲和父亲一样著名。母亲往往从外面回来时,手里提几棵葱,或一捆小白菜。其实这些东西可买可不买,但这些东西是母亲每天出一次门的由头。”

“父亲不收这些人的礼品,但该办的事还是要为下级办的,结果弄得下级就很感动。在父亲不在家时,又偷偷把东西带过来了,和母亲寒暄一阵便把东西留下走了。这时,母亲也会像父亲似的说:同志,请把东西带走!母亲说了这话,神情和语气全没了父亲的威严和决绝。同志便真诚地笑一笑,说了热忱又感激的话,然后就走了。母亲觉得没有理由不收下这些东西了,就收下了。母亲收下这些东西后,从不向父亲言说,而是把这些东西先放起来,放在父亲看不到的地方。家里柴米油盐的这些事父亲从来不过问的。父亲要喝酒也要抽烟,这些东西都是母亲张罗!过一段时间,父亲烟酒断顿时,母亲便把客人的东西拿出来,父亲也不问是从哪里来的,就抽就喝。”

“他们七七八八地把父亲围了,然后又乱糟糟地冲父亲说:小石,离了?

离了,离了。父亲说。

你咋没整个少将就离了?

离了,离了。父亲一味地这么说。

离了也好,早离晚离都是要离的。老前辈似乎在安慰着。

离了,我老石离了!父亲更大声地宣布着,他似乎在发泄着心中的怒气。

咋就是老石了,是小石。一个人纠正着。

老石!父亲说。

是小石!

就是老石!老石!老石……父亲一迭声地说。

众人就幸灾乐祸地冲父亲笑。父亲不笑,冲众人一本正经地说:我是老石!

其中一个人就说:小石都离了,老石就老石吧。

众人觉得有理,便一起点头。从此,众人便又都一律称父亲为老石了。

从此,父亲真正的离休生活开始了。”


7.《银白的寂静》[美]杰克·伦敦 / 沈樱 译

短篇集。杰克伦敦写的小说真好看。以前一提起杰克伦敦就想起热爱生命,就想到雪原和荒野,确实如此,他几乎每一个短篇都发生在冰天雪地里,但故事却各有各的精彩。《北方的奥德赛》《墨西哥人》《印第安女子》《丢脸》《快!生一堆火》这几篇我都很喜欢,《墨西哥人》看到后面,久违地有种一口气停不下来的感觉。那绝境,那氛围,塑造得真的很棒。最后故事走向尾声,感觉松了口气,又有点伤感。

“里维拉赢了,但是没人向他祝贺。他独自一人走回到自己的角落。在他的角落里,助手们还没有给他放好凳子。他便背靠着绳栏站着,用他仇恨的眼光一一看过他们,然后又把这仇恨的眼光向周围扫过去,直到他把全场的美国佬看了个遍。他的膝盖在下面抖着,他已经筋疲力尽,无声地抽噎着。一张张可恨的脸孔在他面前来回晃着,直把他晃得头晕,想要呕吐。这时,他突然想到自己站在这里的使命,于是,这一张张可恶的脸立马变成了枪杆子。不错,他们是枪。现在这些枪是他的了,革命可以进行下去了。”

杰克伦敦笔下的荒原是酷烈的,而人物也自有一股狠劲,每一篇都有大大小小的亮点,真的难以一篇篇详述,总之决定把他其余的作品都找来看了。

此外《快!生一堆火》有引进的图像小说:《生火》,在读过小说之后就非常想看图像要如何诠释这个故事了。这雪原是如此广大、可怖、无情,一点疏漏都会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接近麻木的冻伤,灼烧手掌的火——迫近的死亡。

“他的双脚冻得太严重了,以致当它们踏在地上,支撑着身体的重量时,他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让他感到惊异的是,他居然还能用这样一双脚奔跑,他感到自己是贴地在飘,飘浮在天地间。他记得他曾在哪儿看到过长着翅膀的墨丘利神,他想弄明白他飞行时是否和自己的感觉一样。”


评论
热度(1)

© 千梦一夜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