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2)

都是些放了很久才看的漫画。


08.《蝙蝠侠:黑与白(1)》

蝙蝠侠中心的短篇黑白漫画集。非常优秀。富有冲击力的分镜和构图比比皆是,剧本大多也不错。并且因为汇聚了各种强手,所以风格也各有千秋。不但适合看,还适合拿来当漫画临摹对象,改天再买一本。

这部漫画还让我想起了蝙蝠侠的某部动画,也是由不同主创制作的数个短篇动画合在一起。其中蝙蝠侠抱着一堆枪仰头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09.《天国降临》[美]马克·怀德 / [美]亚历克斯·罗斯

基本上,这类漫画我都是冲着罗斯的作画去买的,编剧倒是次要。此外《天国降临》这个标题也很酷。

罗斯在画大场面/经典场面/宗教的/异常神圣壮烈的/异常阴冷邪恶的画面时,表现力太强了。

内容还算不错。我在看之前本以为剧情会是米勒式破釜沉舟的展开(类黑暗骑士归来,仅指第一部),以为这个世界会有某种彻底的转变,没想到会走向光明。怎么说呢?开头的剧情气场像是传世之作,中途渐渐向普通的大事件风格靠拢(作画除外),结尾又升了回去。三人重聚,然后一起离去的场景非常好。

我对本书的评价不比《惊世奇人》低,但也不会高太多。可以肯定的是,它高于一般的故事。


10.《正义》[美]吉姆·克鲁格 / [美]亚历克斯·罗斯 道格·布雷斯韦特

同样为罗斯购买的作品。不过在内容上,我认为它并不比普通的大事件强多少。

在剧本没有特别亮眼的情况下,罗斯式的古典审美,对那些特定姿态/气质的反复描绘(永远的体操运动员姿态,神性感),也有些令人感到审美疲劳。

不过他的大跨页大场面还是那么有气魄。末尾附录的超人也画得特别有气势。


11《阿兰的战争》《阿兰的童年》[法] 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非常好。

画面看似平淡实则强大,留白而不显空,线条恰到好处。黑白的效果非常出众。介绍里说是用了水墨画的画法,真想知道作者的作画工具和作画过程。

有些部分文字很多,不知本书是属于漫画还是图像小说。

作为重头的《阿兰的战争》,其核心也不是战争。如前言所说,这并非描绘二战时士兵普遍遭遇的书,它只是描绘阿兰其人。因为作者遇到了阿兰,觉得他值得一画,便画了出来。反过来说,世上人有千千万,其中一个并不出名也并不“经典”的人,却能有人为他著书立说,记下他的人生,这本身就很有趣。

阿兰基本上与激烈的战场无缘,倒是途中的见闻不少。印象最深的是途中所见的钢琴家:“她容貌气质都像是贵族,却在一个大盆里洗衣服,用手搓。”“她擦擦手,请我进屋。客厅很大,简直像酒店大堂一样,摆着三四张沙发,还有一架豪华的三角钢琴,四下摆放着乐谱。”还有路上所见的某个德国小兵——他呆立在路上,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以至于被后方的坦克碾了过去,连头盔都碎了。那时甚至不是交战状态。一瞬间,他就莫明其妙地死了,太过突然而令人错愕。

除此之外,《阿兰的童年》开头的几张彩页也莫名的有吸引力,明明只是不同时段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公路图而已……但是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角度构成的不同感觉,真棒。

作者还画了《摄影师》,改天买一本。


12.《倾斜的女孩》[比利时]冯索瓦·史奇顿 / [法]贝涅·彼特

很早以前买的漫画,或者属于图像小说?第一次见到将真人作为漫画元素的一部分的手法。画师似乎同时是个建筑师,线条很厉害,干净利落,繁复的地方也不含糊,建筑和场景画得很强。倾斜/不倾斜这个核心还蛮有意思的,只是对我没有特别的触动。不过冲着作画,早晚也要把《朦胧城市》全搬回来。


13.《莎拉珊德》[意] 瑟吉尔·托皮

托皮的大作……之前看了他的《克鲁尔》《一位无足轻重的神》,画技上天,情节次要。本书也是如此。每一页都是线条爆炸,即使纯当画集来看也值了。虽然我还停留在只觉得他厉害,却既不能分析构图,也记不住分镜的层次。

以前听闻托皮对国内的画家影响不小,我不太了解,不过感觉早年一些杂志的插图确实很像他的风格。

还有一个画家:山田章博。我以前看过他的《罗德岛战记:法理斯的圣女》和其他的一些画集,山田章博对一些线条的画法就令我想起了托皮,也不知道他们的画法间是否真的存在关联。

另外,托皮的漫画总有一种浓郁的异域风情,民族元素很强,只是不知原型是非洲,还是印第安人之类。莎拉珊德/山鲁佐德/一千零一夜按理来说应该偏向中东那一片的风格,但我感觉中东风并不明显,有更多其它元素。像这样的审美,是受了更早的画师影响,还是托皮自己的喜好使然?我对这方面一无所知。要是有人研究过这一块就好了。


14.《睡魔(2)》[美] 尼尔·盖曼 / 迈克·德林根贝格 等

很棒。

其实看睡魔1已经是挺早以前的事了,2买回来了很久,翻开书时我都不记得前面讲了什么,但看着看着就浸进去了。除去主线故事外,中间比较独立的长生男人的故事也很好看。虽然好似没什么波澜,但每一个百年的对比都很有趣,同时这个长生者的精神从自信,到悲叹,到从容,没有停留在常见的长生不老的困扰中,我很喜欢这样的设定。

另外因为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以中世纪(?)为开头,我就想到了尼尔盖曼给漫威写的《1602》,作为一个平行世界的舞台,不但有趣、有新意,而且完整,有始有终,每个角色都有发光发热的时刻。如果国内引进就好了。

主线剧情印象深刻的点:1.男孩的梦与现实转换的瞬间,梦中鲜亮的超级英雄;好梦最后都成了噩梦的模样,群涌的粉红老鼠变成咬在身上的大老鼠;2.杀人狂们的台词,从开会,到代称,到每个杀人狂间的交流,那种看似日常的扭曲;3.水手天堂先生,他真可爱。

看完后就想把这系列继续补下去,这故事从不让我失望。


15.《理解漫画》[美] 斯科特·麦克劳德

好书!应该随时拿出来翻翻。

作为一部研究漫画的漫画,实际上,可以认为它是一部关于漫画的论文——只不过以漫画的形式呈现。

如果说,过去看漫画只是在顺着读者的本能在看,那么这部书里更多的是对漫画的分析和研究。很多作为读者时没想过的问题,都被作者提了出来。明明是几十年前的书,但却并不过时。

“漫画是连续的艺术”。

“正如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那样,很少有人认为它是器官——所以画格自己作为漫画最重要的图标也同样被忽视了!”

“艺术,在我看来是出于我们这个物种的两大本能——生存和繁衍之外的一切人类行为!……他的下一个行为可能是觅食(生存本能),也可能是去找女猿人(繁衍本能)。但他却……(野人兴高采烈地向败落的敌人吐口水)——(这就是)艺术。”

而且这本书不光是解析其它漫画手法的作品,它自身也时刻在运用着各种技法(从分镜到画面),它作为漫画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难怪获得大奖。

这本书也太棒了吧,我为什么到现在才看!

好在手头上还有同系列的《制造漫画》和《重构漫画》,还有作者不时提到的《鼠族》,虽然放置多年,但现在补也不晚。


16.《遗产》[以] 露图·莫丹

封面上色特别灵,内页的线条也特别舒服,很平实,不繁复,而恰到好处。上色基本上是平铺,人脸上也没有阴影块,但仅靠人脸上的肌肉、眉眼线条的细微变化,人的不同神态就表现出来了,非常自然。服饰和体态的表现也同样如此,动作画得太流畅了。

此外,虽然平常的场景上色都比较简单,但像是回忆中的水面,墓园中的灯火,明明是无渐变的纯色组合,可却很鲜明。

故事并不激烈,但发展得很自然,且作为核心的感情表现得也很好。

总之,虽然我不是学画的人,但我觉得这部漫画属于“返璞归真”的级别。


17.《终极X战警(1)》[英] 马克·米勒 / [美] 亚当·库伯特 等

搁置许久没看的漫画之一,感觉一般。单从这本书来看,我觉得这X战警的风格比起终极更贴近616,不是很独特。不过《终极神奇四侠》单看第一部也不会想到他们后来的发展,所以看了后续才能做出完整评价吧。


18.《终极战队(2)》[英] 马克·米勒 / [英] 布赖恩·希契

之前看1的时候感觉很不错,就是现在快把剧情忘光了。

和前一部一样,这本也是开头难入戏,但越读越吸引人。

单以前两部来说,我觉得《终极战队》的质量很高。作画精度无可挑剔,剧本紧凑,人物各有特色,世界观和氛围都塑造得很成功。同时,它很独特,并做到了不同于传统超级英雄团队的转型——当然,是相对于它所推出的年份而言。它将超级英雄的世界设置得更为现实(物质化/不理想化)。它更成人,更冷漠。

其实这里的人性比起所谓“黑暗”,应该说是“不纯”。私欲、利益、贪嗔痴占据的比例更大。人与人之间并非没有信赖和付出的一面,它只是同时还有自私、自大、傲慢等诸多因素。人物的的黑暗面并没有否定其闪光之处。

关于终极,分析它的文章也有几篇,那些文的层次比我这混乱的脑子深得多,不展开说了。

印象深刻的点:

·被审判的班纳,先斩后奏的处置,所有同伴的背弃(哪怕是队长)。

·珍对于史蒂夫的抱怨,史蒂夫在巴基面前的情绪失控(流泪),史蒂夫在反攻之时的大红色特写。珍有自己的肤浅之处,而队长也是个英雄和固执并存的人物。

·托尔对自身神明身份的认知,和他在现实中表现出的无政府主义朋克青年形象之对比。常人眼中的他就是一个疯子——像餐厅那段就很好。托尔和仙宫勇士聊天,周围的人惊愕地看他对空气自言自语。自认的天选英雄与现实世界的倾轧,这种视角的切换感觉非常好。可惜后来给定了调,不确定感就没了。不过,即使托尔独来独往、不听人言,但他雄起时依然有种属于英雄的气势,这是一种很棒的两面性。

·娜塔莎和克林特。塑造得很好。我是说,既然设置了一个情节,那就把它推到极致。要黑就黑到底,要复仇就复仇到底。死者最后的特写和台词真漂亮,而复仇者的回应也如此干脆。此外,托尼的情节也不错。

·皮姆——超级可悲的角色。比616更加负面。同时捍卫者联盟的章节也是嘲讽性十足。这情节令我想起616内战前奏的新勇士(速球),怎么说呢,果然是马克米勒的剧本。话说回来,速球在内战后的自虐属性和被群众上私刑的情节还挺值得一看的,可怜的罪人。

即使终极系列最终毁于过度的黑深残,角色的多面性也被扭曲成了疯狂,但至少在前期,它是一部好作品。

PS:虽然对希契的画风不太感冒,但长达8页的超大跨页还是非常厉害的。


19.《终极蜘蛛侠(2)》[美] 布莱恩·迈克尔·本迪斯 / [美] 马克·巴格莱

又把第一部讲什么给忘了×N

其实早就收藏了终极小虫的全汉化版,只是等着看实体书,结果就是每次开头都会陷入迷茫……

这部还行,前期章鱼篇没什么感觉,后期奥斯本部分不错。托电影和动画的福,我其实已经看腻了奥斯本一家的故事,没什么兴趣在漫画里再来一遍。不过漫画氛围渲染得挺好。

作画上没有终极战队来得出色,但作者的连串对话气泡有点意思,诺曼奥斯本一手搭在彼得肩膀上的跨页让人印象深刻(彼得惊恐的表情也很棒233)。

另外,在诺曼进入绿魔状态时,以支离破碎的台词和画面营造出的迷幻感非常好。还有他迎向直升飞机时那个红色的镜头,我很喜欢这种风格。

弗瑞在本书中的形象也蛮突出的,“你没到十八岁我还动不了你,等你成年了你就属于我了”,因为有蜘蛛刊的青春氛围对比,所以他这个成人世界里的狠角色看上去也格外冷硬——虽说他对小蜘蛛已经算是留手了吧。另外书中的处理也比较好地解决了“在这种世界里,蜘蛛侠为什么没被发现身份”的问题——他哪里瞒得过神盾的眼睛呢。但神盾是如此的冷酷,哪怕知道诺曼奥斯本所做出的种种行为,但“不可监视民众”,因此神盾“什么也不知道”。我认为这段情节很赞。

这刊相比其它终极刊物依然保留着青少年感,同时也没太和616靠拢,感觉特色还是很鲜明的。就是彼得吃瘪和丧气的情节也很多,当然这在蜘蛛刊里也是家常便饭了。

话说回来,简从桥上掉下去那一幕完全是格温之死的再现,但简活着,格温却死了。该说“这不科学”吗。


评论

© 千梦一夜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