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1)

趁有印象写一写,不过多半是摘录。

 

01.《我们所有人》[美]雷蒙德·卡佛

卡佛的诗集。非常好,可读的篇目很多,读起来总能令人沉浸其中。

此前我只看过他的短篇小说,虽然时有触动,却终究只是冰山一角。那些藏在简单文字后的意蕴,我有时并不能理解。只是模糊地感受到一种情绪。

但他的诗却异常地令我触动。那是生活的诗,属于现代的诗。文辞看似直白,意象也多是些凡俗之物,但那琐碎的生活,常人的苦痛,就发生在字里行间。如《抛掷物》所提到:

“我们抿着茶。思忖着

我的书在你的国家获得成功的

可能的原因。沉浸在

关于痛苦和屈辱的交谈中,

这是你发现在我的小说中

一再出现的东西。”

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入诗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他笔下成了永恒的缩影。

 

《爸爸的皮夹》

……

“我们凝视着皮夹。

没有人说话。所有的生命痕迹都已从皮夹上消失。

它又旧又破又脏。但它是爸爸的皮夹。她打开来,

往里看了看。抽出一把钱,用来打发

这最后的,惊人的,旅程。”

 

《拖鞋》

……

“接下来每个人

都讲了一个梦。我没有任何梦。

我看着你的脚,蜷在沙发上,

穿着拖鞋。所有我能想起来讲一讲

但却没讲的,就是有天晚上当我

从你脱下拖鞋的地方捡起它们,那些拖鞋

还留着余温。我把它们放在床边。

但是被子掉下来盖住了它们

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你到处

找它们。然后下楼大叫,

‘我找到我的拖鞋啦!’这是小事一桩,

我知道,而且不宜为外人道。然而,

也有它的精彩。那些丢失的拖鞋。

和那声欢快的叫喊。

好吧这事发生在

一年前或更早。它不可能是

昨天,或前天。有什么区别?

欢乐,以及一声叫喊。”

 

《那辆车》

……

“那辆我女儿毁坏的车。那辆发动机两次改装的车。

那辆电缆腐烂的车。那辆用空头支票买的车。

那辆我度过不眠之夜的车。那辆恒温器被堵塞的车。

那辆发动机着火的车。那辆没有前灯的车。

那辆风扇皮带断裂的车。那辆雨刷失效的车。

那辆我抛弃的车。那辆变速器有毛病的车。

那辆我不再过问的车。那辆我用锤子锤击的车。

那辆无力偿付的车。那辆二手车。

那辆离合器踏板断裂的车。那辆等候在外景场地的车。

我梦想的车。我的车。“

 

02.《同栖生活》[日] 吉田修一 

小说。

看之前没有预期,看完后也想不起什么情节。不过,它本身也谈不上以故事为核心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录满rape片段的录影带、外表清秀却喜欢擅闯他人空间的少年、最正常却也最不正常的社会人(犯罪者)。

虽然共同生活在一起,即使向彼此伸出手,但所有人还是彼此疏离。

……大概是这样的感觉?

也许作者想表达的是某种更深入的东西……但我无论从解读方面还是评论方面都鲁钝得太久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

 

03.《一间自己的房间》[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演讲稿,或者说是散文。

收获:伍尔夫的文笔真的好,非常流畅。这种大量使用长句,修辞较多的行文风格,原本常会令我丧失注意力,但本书却令我不知不觉就一路看下去了。此外,我原本对伍尔夫和意识流之间的关系没什么思考,但在看过她对小说的看法之后,便感到她选择意识流是理所当然的。

要点:

——“目前大为流行的小说形式,在我们看来,往往是让我们错失,而非抓住了我们所要寻求的东西。……可是我们却还在循规蹈矩地照着一个旧模子,不依不饶、勤勤恳恳地炮制着我们那长达三十二章的鸿篇巨制,全然不顾这旧模子已离我们心里的景象相去甚远,越来越不相像了。”

——“审视内心,生活看起来远非‘如此’。仔细观察一个普通人在寻常的一天中某一瞬间的内心活动。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碎的、奇异的,有些稍纵即逝,有些如钢铁般锋利,在心底深深刻下印记。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好似数不清的原子如雨落下般无休无止。当它们纷至沓来时,当它们化作了周一或是周二的生活时,那重点也和以往不同;这一瞬间的重要性并不在此,而在彼处。因此,如果一位作家……可以依据亲身感受,而不必因循守旧,那就不会再有约定俗成的那种情节、喜剧悲剧、爱的种子或是什么悲剧式的结局。”

——“而小说家的任务难道不就是要将这种变幻莫测、不为所知却毫无拘束的心灵表达出来,不论它是异乎寻常或是错综复杂,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外部杂质的混淆吗?我们并非单单为勇气和真诚而声辩,我们还要指明的是,真正恰当的小说题材,并非是习惯教与我们信服的东西。”

——“乔伊斯先生,与那几位被我们叫做物质主义者的作家正相反,他是精神主义的。他不惜一切,也要将我们心灵深处闪烁的火光呈现出来,……。为了能将这火光保存下来,乔伊斯先生鼓足了勇气,只要在他看来是属于外部世界的,不管那是能添上几分真实,还是可以增加些连贯,或是诸如此类,曾让一代一代的读者在他看不到、摸不着、需要发挥想象力之时,辨明了方向的航标,都被他一概抛弃。譬如,在公墓内的那个场景,如此光芒四射又粗陋不堪,看似语无伦次,但在电光火石的一闪中,又是如此意味深长。毫无疑问,这正接近了心灵的本质。不管怎样,初次读到这样的描写,很难让人不为这样一部杰作而喝彩。如果我们想得到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么这确实就是它了。”

——“我所能做的,只是对一个次要问题跟大家谈谈我的看法: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笔固定的收入竟可以让人的脾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从我这儿把那五百英镑抢去。衣食寓所将永远属于我。如此一来,消失的不仅仅是辛苦与操劳,连同忿恨与酸楚也一并无影无踪了。我无需再怨恨哪位男士,他也无法加害于我。我也不必去讨好哪位男士,他已经给不了我什么了。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对那一半性别的人类,已经换了新的态度了。”

——“这让我好奇,要是简·奥斯汀认为不必把手稿在来客面前掩藏起来,《傲慢与偏见》会不会写得更为精彩?我读了一两页,想看看有无这种可能,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迹象,哪怕是最轻微的可以说明生活环境影响了她的创作的。这恐怕才是奇迹所在。我们看到这样一位女人,在1800年前后写作,心里没有怨恨,没有辛酸,没有恐惧,没有抗议,没有说教。莎士比亚就是这样写作的,看着《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我这样想。而人们若是将莎士比亚与简·奥斯汀做比较,他们的用意,大概就是要说,这两人的心中都已经了无挂碍了。”

——“心灵的自由正依赖于物质。诗歌依赖于心灵的自由。而妇女一向穷困,远不止近两百年来,有史以来便一直如此。至于心灵的自由,妇女尚且不如雅典奴隶的孩子。所以,妇女写诗的机会也很渺茫。这就是我为何如此强调金钱和自己的一间房间。”

——“看来,在我引自《简·爱》的那一段文字中,怒气的确影响了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诚实。她放下本该全心全意创作的小说,开始宣泄个人的积怨。她记起自己被剥夺了本应经历的生活——在她想要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时,却不得不困在某个教区牧师的家中修补袜子。她的想象力因愤怒而走错了方向,这被我们察觉到了。可远不止愤怒在牵扯着她的想象,让之偏离了方向。譬如说,无知。罗切斯特的肖像就是在黑夜中画就的。这是恐惧从中作祟,就像处处可见的尖酸刻薄,那是苦闷的结果,是激情之下郁积的痛苦之火还在慢慢燃烧,是积怨,让这些诚然出色的书因痛苦而痉挛。”

选篇七的《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夫人》非常有意思。

——“他们就是这样,练就了写小说的本领,找到了一种适合他们目的的写作技巧。他们造好了工具,树起了传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可他们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工具,他们的事业也并非我们的事业。对我们来说,那些传统就是毁灭,那些工具就是死亡。”

——“对于传统的缺乏,我感受至深。而拿着上一代人留下的工具,却发现根本派不上用场,这个问题又是多么严重。”

一点想法:伍尔夫指出每个时代都存在“流行的句子”“他们的工具”,可以说令我反思起自己对过去的文章的盲目接纳。有些传统的表达,不但不必照着写,甚至也无需照着读。现代人有现代人自己的手法。即使远离传统,不那么“经典”,也没有错。

除此以外,这一篇章还有更多值得思考之处。值得重温。

 

04.《烟雾弥漫你的眼》[美] 凯特琳·道蒂

回忆性质的随笔。虽然是讲述自己在火葬场的经历,不过文笔流畅得像是小说一样,甚至有点幽默。挺不错。之前看过早崎绘里香的《生死功课》,也很吸引人。虽然因为时间久远而记不太清,不过我感觉《生死功课》侧重于人的生死观,令人痛苦的经历/情绪,生的煎熬,跨越这些经历的努力,一些接近死亡的人。

而想起《烟雾弥漫你的眼》呢,我的第一印象是……“血肉的沼泽”,还有因为修整得太过平滑,导致烧化的人油溢出的火化炉。当然多数情况下还是很平凡的。

这本书对人死后的状态,和处理尸体的一些流程做了或多或少的描写,把我对死亡阶段的观念改变了不少,间接令我否定了之前的文章的一些构思。除此以外,看着一个人,无论生前过得苦或不苦,在此都尘埃落定,只等着入火化灰,一切狼狈都不关他事,反而令人感到平静。

摘录:

“直到20世纪30年代,“医学化死亡”的概念才出现。医院数量不断扩大,把人们从可怕的死亡场景中解脱出来。过去,宗教人士为临终之人送行,并引导亲属走出悲痛,如今则由医生陪伴病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医学解决生死问题,与能否上天堂无关。医院把死亡卫生化、规范化。在医学专家看来,公众并不适合参与其中,因为——借用死亡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雷兹的话来说——死亡是‘一副令人作呕的景象’。于是,人们把‘弥漫着尿骚、汗液和腐败等混合气味,床单上沾满污秽’的房间视为禁忌,坚决不踏进去一步。而医院正是在不冒犯生者的前提下,允许死亡回归它的本来面目。”

“罗马尼亚哲学家埃米尔·萧沆说过,只有自杀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权利。生活处处与人作对,‘这个世界能够夺走我们的一切……但没有谁能阻止我们自行了断’。”

“如果你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请将对他人的伤害降至最低;假如生命是一场派对,你可以从后门溜走,但不要扫了别人的兴。”

“如今这种逃避死亡的经营战略,成功将哀悼者的注意力转移至“歌颂生命”这一积极主题,毕竟生命比死亡更有市场。”

“死人看起来毫无生气可言。这种形容确实有些抽象,毕竟我们见到尸体的概率不太高。这年月很少有人选择在家临终,就算真有人死在家里,也肯定是上一秒刚断气,下一秒就被火速送往殡仪馆了。北美人见识过的,只有经过防腐和化妆加工后的尸体,穿着生前最体面的一套衣服。

罪案类剧集也没帮上什么忙。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剧中,那些由女仆、维修工、中央公园里跑步的人发现的尸体,全是一副已经做过处理的样子,都能直接拿去守夜了:双眼和嘴唇紧闭,脸色白得发紫。在观众看来,这就成了“死人”该有的模样。这些尸体一般由年轻的模特和演员扮演,他们轮流在《犯罪现场调查》和《法律与秩序》剧组客串尸体,默默等待试镜那一天的降临。电视里的尸体过于美形,和殡仪馆里的尸体相差太远——后者都是惨遭癌症或肝硬化等病症折磨而死的人,身体因衰老和病痛而扭曲得变形。”

 “文化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解答意义重大的人类问题:爱情与死亡。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的文化对我许下两个承诺。第一,这个社会做的事都是为了我们好,所谓对我们好就是把死亡藏起来。西风火葬场打破了这个承诺,我在西风大肆粉饰死亡时察觉到,我们的社会结构性地否认死亡。”

 

05.《渡过2:接纳是最好的治愈》

患者/专家的访谈和自述文章集。

看过渡过1的上下册,我没想到还会看2……

1和2的核心内容差不多。渡过1只有一位作者,内容连贯且充分,比2肯定好很多。不过现在要我回想1具体都讲了什么,我也说不出。1给我的最大收获,还真的就是那一点:抑郁症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这很重要。

除此以外,看这系列时会感觉比较平静,有时候也可以拿出来看看。

渡过2里面给我感觉比较特别的,当属《一位急短障碍患者的心路历程》这一篇。急短障碍和抑郁应该不属于同一种病吧……虽然可能会并发?

但是,能看到急短障碍患者回忆当时状态写下的自述,却是比较少见的。病发时的感知原来扭曲得如此彻底,如果没看到这篇文章,我恐怕是不会有什么体会的。

然而就算有所体会,对现实也无济于事。

人生无法重来。

 

06.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奥] 莫索克

小说。

虽然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声,但一直没看下去。直到某天开了个头,突然就一口气看完了。

虐恋性文化……怎么说呢……不陌生(。)

序言是李银河写的这点也毫不意外:

 “在萨德所创造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活动,而在莫索克的世界中,重要的不是行动,而是等待,等待意外的温柔与残忍,一种延迟的消费。前者绝不诉诸情感;而莫索克的主人公在接受鞭打时却对性与情满怀期待。”(序)

我觉得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区别?

另外,最开始提到旺达的时候,她在我(读者)眼中的身份只是某人的遗孀,我甚至没意识到这将会是主角之一。及至后来她作为主人、支配者的形象时,她在我(主角)的眼中已是美丽、冰冷如大理石的维纳斯了。即使她有拒绝双方关系的时候,但至少在她担任主人这个角色时,她无懈可击,仿佛无所不能。这除了她的天性之外,是否还有双方地位/关系造成的影响呢?

虽说受虐者能把自己的全身心,包括自由和意志和一切权利都交出去这点很厉害。但反过来说,会回应这一愿望,去配合受虐者,去扮演一个完美主人的施虐者也非常厉害呢……(光是想象就觉得累)

书里最喜欢的还是这一段:

“好吧,那就做我的奴隶吧。”她回答,“但是不要忘了我已经不再爱你了。你的爱对我来说甚至比不过一条狗,狗是随便让我踢的。”

真是简单明了。

 

07. 《乞力马扎罗的雪》[美]厄尼斯特·海明威

短篇小说集,果麦版本选集。

此前我只看过《老人与海》和《流动的飨宴》,没看过他的短篇小说,虽然听说过他的冰山原则,但实际看到他的一些短篇时却仍感到迷惑——冰山和海面的比例也太悬殊了。像《印第安人营地》《阿尔卑斯山牧歌》《怀俄明葡萄酒》这些篇目,我并不能理解他的言外之意。其它一些文章也或多或少有点儿难解。

除此以外的阅读体验还是不错的。我很喜欢《大双心河》这篇,按主题来说,它描写的只是野营和钓鱼而已,本来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它让人感觉自在。另外,《世界之都》《蝴蝶和坦克》《岔路口感伤记》几篇都不错。但给我致命一击的,还属《我猜,不管什么都能让你想起一些事》:

“现在他明白了,男孩从来就不是什么好孩子。回顾往事时,他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射击出色原来没什么意义,想明白这一点,真是让人悲哀。”

我也曾以为那是个好男孩,但到头来他也不过是个低劣堕落的庸人,假象和期望一起落了空,可悲。

评论

© 千梦一夜 | Powered by LOFTER